以钩织为媒 大学生志愿者携手社区开展助残活动 - 志愿服务 - 中华爱心网_爱心满世界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以钩织为媒 大学生志愿者携手社区开展助残活动
时间:2025-07-23 15:59:22  来源:川江都市报

“徐阿姨,你看,手要这样去拿钩针。”7月16日,江阳区黄舣镇黄桥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来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在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与黄桥社区的联合指导下,西南医科大学“指尖阳光·共织未来”三下乡助残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与社区内8位残疾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开展了一次钩织与环保融合的活动。

志愿者们从最简单的锁针、短针教起

活动中,志愿者们为残疾人调整坐姿、梳理毛线,手把手纠正握针姿势,从最简单的锁针、短针教起。

赵大姐曾有一些钩织基础,但因为多年没有动手织过,显得有些生疏。志愿者和她聊起了家常,让她敞开了心扉也重拾起记忆。经过一番摸索,她的作品完成度超越了作为初学者的志愿者。

“你看她和这些年轻人聊得多开心。”唐大爷陪着行动不便的妻子王阿姨来参加活动,在志愿者的陪伴和鼓励下,腼腆的王阿姨也逐渐开朗起来,并织出了一个略显歪扭的圆底。

教学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谈生活,原本略显生疏的氛围在一针一线的穿梭中逐渐升温。活动结束后,所有合作完成的钩织作品均捐赠给了康复站。

“我们与8位残疾人在一对一地陪伴里,藏着太多触动心灵的瞬间。”实践队队长赵菁菁说,这次活动让她明白,残疾或许会限制行动,却挡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也在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中,读懂了责任与成长的分量。”实践指导教师梁心愿表示,通过三下乡活动,参与者感受到了书本中“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现实意义,她作为全程参与其中的指导老师,也在此次活动中真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和残疾人家庭的不易,希望助残事业有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

黄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申晓兵介绍,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活动的目的,是为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的社区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提升专业化水平、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与可及性、增强可持续性,使社区精神康复站成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成长和融入社会的桥梁。

记者 曾凯 摄影报道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

https://news.lzep.cn/content/2025-07/21/content_908909.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审核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