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商务局、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和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联合承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协办,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支持,新华财经、观察者网、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为本次论坛的战略媒体。
本届论坛以 “打造数字产品护照,助力可持续贸易发展” 为主题,吸引了400余位嘉宾和观众现场参会,汇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行业智库和领军企业的代表,就可持续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数字产品护照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实践方向。会上,多家机构联合重磅发布《共筑未来国际可持续贸易体系——鼓浪屿倡议》,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携手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贸易体系的建设与提升。
图: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论坛现场
【开场致辞】
厦门市领导致欢迎辞。GF60首席经济学家、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俊杰在开场致辞中表示,GF60长期关注气候金融、可持续信息披露与绿色贸易,致力于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绿色产业化与产业绿色化。依托GF60的全球资源网络,今年发起成立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探索“智库+基金+基地”创新模式,通过汇聚国内外产业和智慧资源,为厦门的可持续产业发展提供标准赋能、产融赋能、智库赋能等三大支持,助力ESG体系建设和可持续贸易发展。本届论坛旨在探讨数字产品护照(DPP)标准制定、技术支撑与跨境互认等关键议题,并将共同发布“鼓浪屿倡议”,这是面向未来的承诺,也是推动行动的起点。
图:GF60首席经济学家、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俊杰
【主旨演讲】
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多位来自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依次分享了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与前沿思考,为全球可持续贸易发展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借鉴。
GF60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以“以数字产品护照为引领,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为题,深入探讨了数字产品护照(DPP)在推动可持续贸易和供应链韧性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2027年2月欧盟将全面实施DPP准入要求,这对出口欧盟的企业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随着DPP的推进,全球采购逻辑从“比价格”向“比透明”“比责任”转变,推动企业从“价格战”走向高附加值竞争,因此DPP将成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在此背景下,政府、企业与智库机构应协同推进,打开中国制造出海的新局面。
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前助理秘书长、GF60专家委员Janos Pasztor发表主旨演讲认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根据进口商品的碳含量征税,是国际贸易和气候政策的一次重要交汇。当前全球贸易面临的不仅是技术或政策调整,更是一次系统性重塑,贸易与气候治理必须协同推进,避免滑向规则分裂、信任流失的局面。
图: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前助理秘书长、GF60专家委员Janos Pasztor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指出,作为聚焦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大局,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双碳”战略、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投资布局;围绕政策性、功能性、战略性、前瞻性重点方向,积极赋能项目和产业的历史可持续发展;同时顺应趋势发展,共建可持续产业投融资生态群。
图: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
迪拜金融服务局原主席、GF60专家委员Saeb Eigner以“跨国协作:构建韧性与低碳的贸易通道”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可持续贸易与气候治理亟需全球协作,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激发创新。治理框架应紧密衔接贸易流动、气候目标与投资标准。未来,全球合作及治理需要多方建立联系并加强互信,因为信任、透明与标准是全球绿色贸易互利的前提,也与中国的互利共赢理念相吻合。
迪拜金融服务局原主席、GF60专家委员Saeb Eigner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经济与贸易政策部主任盛馥来从即将实施的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法规切入,提出在钢铁、铝、电子电器、家电等领域推进DPP工作的重要性。为保障出口产品未来继续进入欧盟市场,他提出了政府以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支持技术更新、出口企业尽快查漏补缺更新产品以适应欧盟新要求等相关建议。
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经济与贸易政策部主任盛馥来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以“标准协同创新加速中国数字产品护照国际接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重点谈及ISSB准则制定对中国数字产品护照建设的三点启示:一是与其被动受阻不如主动应对,企业应该积极行动,无论与国际趋同还是引领,都要从参与开始;二是既要向上创新又要向下兼容,要在兼容欧盟DPP制度的基础上,追求制度建设与创新;三是不孤勇独行而要抱团联动,力求创新协同。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GF60专家委员黄世忠以“ESG信息披露与可持续贸易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在欧盟绿色贸易新规的影响下,国际贸易正向质量、价格与绿色三维竞争格局转型。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顺应净零循环经济转型趋势,对于推动可持续贸易发展至关重要。他强调,企业应加强碳足迹管理,提升绿色竞争力;政府则需增加绿色制度供给,提供相应公共服务。
图:厦门市政协副主席、GF60专家委员黄世忠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嘉庚实验室主任顾问、GF60专家委员李宁以“能源创新与数字赋能助力ESG及产业升级”为主题指出,可探索将数字产品护照、数字孪生技术与现实世界资产相结合,打造可视化、可融资、可推广的新发展范式。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经济可靠的新能源、储能与AI算力为核心资产,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升级和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突破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传统模式。
图: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嘉庚实验室主任顾问、GF60专家委员李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一个地球网络”项目官Tunnie Srisakulchairak表示,“同一个地球网络”作为汇聚全球144个成员国、6000余家组织的数字平台,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十年方案框架》落实,实现SDG12目标。“同一个地球网络”发起的“数字化赋能循环经济倡议(D4CE)”倡议涵盖数据共享、商业模式创新、消费者选择、政策与技术协同、技能提升五个方面,旨在加速构建环境友好、社会包容的循环经济模式,并呼吁更多利益相关方加入。
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一个地球网络”项目官Tunnie Srisakulchairak
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Esty表示,本次论坛的主题与Villars可持续贸易体系框架高度契合。未来可进一步探讨框架如何完善,贸易体系改革的潜在议程,以及如何将更多未参与方纳入对话并提升能力建设,从而推动形成全球社会在经济合作上的共同承诺,构建面向未来的贸易体系,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图: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Esty
【《共筑未来国际可持续贸易体系 —— 鼓浪屿倡议》发布】
论坛现场重磅发布《共筑未来国际可持续贸易体系——鼓浪屿倡议》,倡议内容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秘书长廖双辉宣读。
图:绿色金融60人论坛秘书长廖双辉宣读倡议
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牌家居点金研究院、全球气候学院、上海气候周、Sedex中国、SGS中国、Intertek天祥集团以及Asia Blockchain Association等机构共同发起倡议并承诺:推进国际协作与贸易公平、关注跨国供应链与生态平衡、推动贸易价值链脱碳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数字化可追溯的可信贸易体系、探索可持续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强化可持续贸易能力建设、共创新型可持续贸易共同体。
倡议的发布,旨在呼吁各界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韧性、可持续的国际贸易新范式,彰显了各方对可持续贸易理念的共同承诺,为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贸易创新共同体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图:《共筑未来国际可持续贸易体系 —— 鼓浪屿倡议》发布现场
【主旨演讲】
下午的主旨演讲环节围绕深化中英绿色金融合作、企业绿色转型与产业共兴、ESG驱动产业可持续增长、科技创新助力低碳发展等议题分享了前沿思考与实践经验。
英国驻华副贸易使节兼公使衔参赞柯麦佑以“携手并进,深化中英绿色金融合作与可持续投资”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过去十余年,中英两国在绿色金融领域保持了紧密交流与合作。未来,期望进一步推动政策标准互认、产品模式与市场机制创新,以及知识经验交流与能力建设,共同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图:英国驻华副贸易使节兼公使衔参赞柯麦佑
万科集团/深石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以“ESG-碳中和的‘加法’”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加法”路径通过鼓励用电、激活绿色消费和盘活低效资产,实现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赢。DPP的引入将进一步赋能这一路径,例如社区碳盘查覆盖各类主体,可为DPP提供真实可信的碳足迹数据,从而不仅助力企业融入绿色供应链,也推动社区成为绿色金融与碳交易的重要节点。
图:万科集团/深石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中国首席代表周卫东指出,企业应通过积极参与规则制定、评估数据基础、统筹内部协同与规划技术路线,尽早布局DPP,以把握可持续发展先机。他进一步提出,应全面提升企业碳透明度,增强在国际绿色贸易体系中的竞争力,并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碳足迹标准,助力全球价值链加速向低碳未来转型。
图: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中国首席代表周卫东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分享了科技创新与生态引领,加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实践,他指出, 西门子积极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轮驱动”,从“新技术、新模态、新出海”三个维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本土化的绿色解决方案。未来期待深度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格局,链接中国新质产能与全球市场。
图: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
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巍指出,数字产品护照(DPP)直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多重战略推动下,DPP已成为企业应对国际可持续贸易新要求的重要工具。他强调,相关倡议对于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确保ESG相关隐性成本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图: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巍
【圆桌对话一】
圆桌对话一聚焦 “中国数字产品护照体系建设:标准协同与国际接轨” 主题。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ISO/TC 154/JWG9联合召集人张燕做圆桌引导,系统阐述了数字产品护照(DPP)的核心概念、实施挑战、关键机遇及标准化路径系统等,重点强调互操作性是DPP成功的关键。
圆桌对话由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可持续贸易专委会主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气候与自然治理未来理事会成员吴昌华担任主持。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峻、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超、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平台运营负责人曹秀雨各自从技术架构、数据互操作性、供应链追溯、产业应用及平台运营等多维度共同剖析了DPP在构建可信数据链条、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及实现跨境贸易可信追溯方面的中国实践与协同挑战。
【圆桌对话二】
圆桌对话二聚焦“数字产品护照的行业实践:从创新探索到价值共创” 主题。GF60首席经济学家、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俊杰做圆桌引导,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欧盟DPP政策法规进展、中国DPP框架建设以及跨国供应链信息披露面临的挑战。圆桌对话由GF60专家、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执行副秘书长蒋南青主持。道达尔能源中国副总裁徐忠华,金牌厨柜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潘孝贞,陶朗集团亚洲区公共事务副总裁、欧盟商会环境工作组主席常新杰,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行贤,以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潘亮各自从能源、制造、家居、光电及汽车等行业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数字产品护照在产业创新实践、跨部门协作、绿色供应链建设及价值共创等方面的应用经验与前沿案例,为推动数字产品护照在不同行业的落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启示。
https://www.guancha.cn/GuanJinRong/2025_09_15_790138.shtml?s=syyldbkx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