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教“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 - 科教文卫 - 中华爱心网_爱心满世界
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用好科教“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
时间:2024-04-11 10:00:3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为了加深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促学习,长才干,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教育助力正当时”实践队于7月17日前往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五个下属乡镇开展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被分到椒园镇参与政务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基层工作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下乡之前,我对“乡村振兴”这四个字的了解只停留在新闻及书本中,未曾有过切实的行动。但在椒园镇参与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后,我才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基层落实起来将是千千万万的事,也让我感受到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工作机制需要创新,时刻紧跟大潮流。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认为说的是中央与基层的关系,中央出台的系列文件是“线”,基层落实是“针”,政策措施的落实都需要有基层这根“针”来引导实施,穿针引线做到繁而不乱、执行有序才能保证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惠民利民。

与此类比,我认为基层也需要用科技、教育等不同类型的“绣花针”,有针对性、有创新性地穿起基层多种类型的“线”,才能游刃有余解决基层各项工作。只有基层干部做好一根有针孔、能引线、重创新的“绣花针”,方能绣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画卷。

用好科技“绣花针”,穿起基层政务“千条线”

来到椒园镇的第一天,我就体会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只有接地气、办实事,才能够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才能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的工作效率。

在椒园镇刘副镇长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参观椒园镇数治中心,并以此地为据点亲自参与到数治中心日常的工作中。吴姐向我们展示了椒园镇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展示内容令我大为震撼,一个平台,六大板块,涵盖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讲解过程中,有几个功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例如查询补贴,以往需要一上午时间查询,现在系统上几分钟就可以;闲置物品交易,村民可以发布自家闲置用品或者售卖农产品,在村内实时交易,能够让闲置物品重新流动起来,变相帮村民挣钱;随手拍功能,村民针对村里治理有任何建议,随时随地上传,实现了创新的基层治理模式。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办事省事、挣钱有路,而这场数字化改革实现了50余项服务的便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正是在基层实现一件件类似“查询补贴”的小事,才能够极大提高村民的办事效率,能够切实提高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让我感慨到,日常从事学生工作的时候,不能好高骛远,眼里只盯着“大”事情,只想着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但忽视了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小建议、小问题,只有放慢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将同学们的每一个提议落实好,才是真正为同学们办实事。每一件小的实事汇集起来,量的积累才可能实现质的转变。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学生工作,亦或者是日常个人的学习,我都要向“数治中心”学习,从小事做起,稳扎稳打,为后续的突破积聚能量。

也不禁反思到,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研究生,专业方向与科技紧密结合,在过往的学习中,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总认为所学知识犹如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因此也缺乏创新的动力。但这次“三下乡”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字乡村”的便利,也惊叹于“数字乡村”应用场景的多样性,感悟到科技确实能推动乡村振兴,确实能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便捷。作为一名在读学生,现在有大量时间学习,更应该提升知识储备,抓紧学习底层平台开发技术,争取将科研内容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一颗“螺丝钉”。

但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字乡村”项目实施方的技术人员向我介绍到,在建设初期,下乡推广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阻碍。村民们和村委们习惯了以前的处理方式,思想上不愿接受新事物,行动上难以操作新事物,推广阶段遇到了种种困难,但现在已经转变为主动提出需求。

在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乡村振兴向来就不是锦上添花,而应该是雪中送炭,向来就不是高大上的表面工作,而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切实服务于村民们的利益,村民们才会报之以热情和支持,才能主动转变陈旧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改革的困难性,任何成功的背后,都不是光鲜亮丽的,都需要足够的魄力抵挡改革过程的艰难险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出现畏难心理,不愿迈出第一步,也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数字乡村”搭建过程,虽质疑大于支持,但他们仍想尽办法推广,并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下次我遇到困难时能学习这种尽力而为的精神,以“打不死的小强”为目标,即使最终失败,我想因为我全力付出过也并不会后悔。这也启示着我,难题要在实干中破解,机遇要在实干中把握,梦想要在实干中实现。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数治中心pc后台及小程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殷子涵 供图

用好教育“绣花针”,穿起立德育人“千条线”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根本。”为了了解乡村教育的情况,我们采访了当地中学余副校长和孙副校长。在交流过程中,余副校长特别强调乡村振兴主要在于基层教育的振兴,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振兴,目前乡村教育缺乏高质量人才,且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他提及自己是06年支教来到宣恩县,并在支教结束后选择留在宣恩。

在与两位校长交谈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他们将一辈子投身乡村教育,甘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甘为穿好“学习针”、引好“实干线”的绣花针,将热血挥洒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中。在校园里,我看到了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看出国家对乡村教育的大力投入,但唯独缺乏高质量人才,目前愿意回到乡镇的青年人还是太少了。不禁让我想起在大二暑假时,我在阳谷县大刘村的支教经历,想起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当时我也尽力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传递给孩子们。支教结束后,我想着,等毕业后一定要参加一两年的长期支教,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乡村大地上,如果能以一己之力影响多人,那就有存在的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博雅实验学校两位副校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殷子涵 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当地农户并开展了问卷调研。前期开展过程并不顺利,村民们大多很热情,但提及希望填写纸质版问卷时,大家都不愿意。我们思考了一番,感觉可能问卷内容有点多,大多数人没有耐心,因此我们及时转变策略,改为以聊天的方式询问问卷内容,效果好了很多。在发放问卷过程中,我反思到,做事情必须要考虑方式方法,不是我个人认为的好方法就是好方法,必须从受众角度去考虑,哪种方式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也意识到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在大学校园里,帮别人填写问卷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也经常在课本中学习发放问卷这种调查模式,但如果放到具体情境里,循规蹈矩是走不通的。只有深入到乡村亲身实践,遇到各种挫折,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际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发挥出理论知识的作用。也提示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照搬,要学会思考,要学会灵活变通。只有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处理问题的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好。

转换为聊天模式后,我发现因为不受问卷限制,反而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发现大部分家中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爷爷奶奶辈负责照顾孩子最基础的起居,我问到平常是否指导孩子的学习,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没有,主要靠学校,我就负责吃饭住宿”。每当听到这种回答,我心底里也泛起一丝心酸,因为这种现状难以短时间改变,我只能希望孩子们可以在学校教育下拼搏进取,能够有机会去外面世界增长见识。尽管现在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也越建越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对我个人而言,只能尽我微薄之力,在后期宣传时,极力宣传乡村学校对支教老师的渴望,宣传目前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希望能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投身于广袤的农村大地,我才真正明白,乡村振兴并不是喊口号,不仅需要将自身技能学以致用,更需要投身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基层工作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里,事事关心,处处留心,时时用心,才能用好科教“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通讯员 殷子涵)

https://sxx.youth.cn/jxqc/gwsh/202404/t20240410_15186451.htm

编辑:萧培  审编:AD

中华爱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华爱心网” 域名:ChinaLoveNe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爱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爱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爱心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中益云融媒体中心)